一、使用前準備
儀器檢查:確認主機、探頭、數(shù)據(jù)線連接正常,電池電量充足(或接通電源)。檢查探頭光學窗口是否清潔,如有污漬用鏡頭紙蘸純水輕輕擦拭。
開機預熱:開機后預熱1分鐘(部分高精度儀器需更長時間),確保光源穩(wěn)定。
二、樣品測量步驟
樣品處理:若測量活體藻類(如浮游植物),保持樣品避光靜置5分鐘,避免光適應影響結果。
快速檢測模式:直接讀取實時熒光值(RFU),適用于野外快速篩查。
探頭浸入樣品:將探頭垂直浸入水樣,避免氣泡附著在光學窗口(輕微搖晃探頭排除氣泡)。
深度建議:距水面10-15 cm(避開表面油膜或底層沉積物干擾)。
數(shù)據(jù)采集:穩(wěn)定后記錄熒光值(通常儀器顯示穩(wěn)定需5-10秒)。
若需多參數(shù)測量,按程序依次觸發(fā)光化光(Actinic Light)和飽和脈沖(Saturating Pulse)。
三、數(shù)據(jù)保存與分析
手動記錄:直接讀取屏幕顯示的葉綠素a濃度(μg/L)或熒光參數(shù)(如Fv/Fm)。
自動存儲:連接電腦或內置存儲器,設置采樣間隔(如每5分鐘1次)。
結果換算:部分儀器輸出為相對熒光單位(RFU),需通過標定曲線轉換為葉綠素a濃度。
公式示例:葉綠素a (μg/L) = 斜率 × RFU + 截距(斜率/截距由校準確定)。
四、使用后維護
探頭清潔:用純水沖洗探頭,軟布擦干,避免殘留藻類或有機物附著。
關機:先關閉測量程序,再斷開電源,避免電路沖擊。
長期存放:探頭置于干燥盒中,避免潮濕和灰塵。
五、注意事項與常見問題
問題 | 解決方法 |
熒光值波動大 | 檢查樣品是否渾濁,重新過濾;確保探頭無氣泡附著。 |
校準失敗 | 更換標準溶液,清潔光學窗口,重啟儀器。 |
Fv/Fm值異常低 | 確認樣品暗適應時間充足(至少15分鐘)。 |
儀器無法開機 | 檢查電源連接,電池是否耗盡,保險絲是否熔斷。 |
六、適用場景示例
湖泊/海洋監(jiān)測:船載連續(xù)測量表層水體藻類生物量。
實驗室研究:評估藻類光合作用活性(如毒性實驗中的脅迫響應)。
水產(chǎn)養(yǎng)殖:實時預警藻類水華(葉綠素a濃度突增)。